讯息:炬华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炬华科技(300360)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智能电表行业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资料图】

1.智能电表是满足电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感知设备

我国电子式电能表进入智能化时代以来,逐步满足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需求。智能电表的功能及定位不断向智能化、模块化的用电终端发展。智能电表内部包含 MCU(微控单元),高度集成了智能传感(电压、电流测量、温度、磁场)单元、多种通讯技术(电网高速载波、有线、无线4G/NB等)电网负荷感知等技术,使得电能表的功能更丰富,助力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智能电表具备多功能、多费率、预付费、电能质量分析、电网运行状态监测、电网负荷感知、通信与自动抄表等诸多功能,成为电网运行的核心用电侧感知元件。区别于传统电能表,智能电表在具备了最基本的用电量计量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还满足了双向计量、阶梯电价、分时电价、峰谷电价、防窃电、信息储存和处理等功能需求。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重要基础设备,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属于AM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在智能电网已成为各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动绿色经济、应对环境气候变化重要举措的背景下,全球性大规模的智能电网建设为智能电表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智能电表新标准推出对未来智能电表行业发展的推动

国家电网现有智能电表技术标准为2013年依据IEC标准而制定,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在 2012年发布了电能表国际建议《有功电能表》,简称 IR46标准。IR46标准要求电能表的电能计量功能与非计量功能应该在硬件上独立,非计量功能软件的升级,不能影响计量部分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支持计量部分的独立性与其余功能部分的扩展性。目前阶段我国智能电表标准并未区分计量与非计量部分的软件独立性未做规定,因此不允许电能表软件升级。

在环境适应性方面,IR46标准对温度的低温极限都有所增加,提高了智能电表对于温度的要求程度;在湿度和防水方面,IR46标准依据环境的开放或者封闭位置,以及是否受到环境中水的影响,将仪表环境分为三个等级,且有防水试验要求;新标准对于谐波影响的规定更加详细,同时加入了强制性试验点。

其中,运维支撑功能将利用智能电表海量数据(603138)对配电网进行有效监测,从而实现主动运维,提高供电可靠性;计量有功电能及其他参数;有序用电管理功能将自行远程控制实施错避峰用电;泛在业务方面,全域电气消防将承载电气消防(照明箱等)的数据及管控;新能源接入功能将实现双向计量,可接入分布式光伏电站等设备;能效管理功能将根据感知层信息自动管理用电设备;水气数据采集功能实现电、水、气、热多表数据集中采集、联合收费、用能管理;搭载摄像头等实现居室防盗;储能管理功能则利用智能电表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等进行储能管理。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智能电表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未来将增加更多高级应用需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下一代智能电表技术标准将参照国际IR46标准,未来将逐步推广满足新型电网建设需求新一代智能物联电能表。智能物联电能表具备了计量与管理部分分离,计量芯负责计量,不允许软件升级;新增一个管理芯负责计量以外的负荷控制、费控、通信、冻结、显示和事件记录等,允许升级。智能物联电能表在通讯方式、加密措施、与物联网兼容性、高级费率系统、知情权与用户体验、升级换代、检测更换、谐波处理,过载保护、综合能效管理等多个维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3.智能电表产品具有相对固定的使用寿命,行业存在原有产品替换需求

根据国家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电能表作为计量器具,属于强制检定设备,根据《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试行)》的规定:“电能表只作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轮换”;根据国家标准《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的规定:“使用中的安装式电能表检定周期一般为5年。”;根据国家标准《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JJG596-2012电子式电能表)的规定:“其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8年。

公司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AMI)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根据电力行业市场变化,在立足技术创新优势,不断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在电网招标中保持市场份额领先地位,已成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主要供应商之一。同时,公司充分利用海外子公司平台,继续拓展海外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AMI)产品市场,全面提升公司海外的市场布局和竞争优势。

(二)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替代技术”、“促进电力充足供应”等工作要求。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下,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双碳战略、确保能源安全、掌握核心技术,将是国内政策引导的主要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并明确指出将“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明确工业用能节能增效7大重点任务,推动5G、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节能提效领域的研发应用,积极构建面向能效管理的数字孪生系统;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十四五”开局之年,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我国将全面加速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

2022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积极推动配电网扩容和升级,有序推进主动配电网、微电网、交直流混合电网应用,推动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服务”延伸拓展;

2022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电力现货市场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了电力现货市场近期建设主要任务,包括加强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衔接;做好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衔接;稳妥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并与现有新能源保障性政策做好衔接;推动储能、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等。

2023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要适应当地电力市场发展进程,鼓励支持10千伏及以上的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电力市场,逐步缩小代理购电用户范围。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大量使用分布式光伏和储能,开启与大电网的双向互动,从此用户不再只是使用者和接收者,也是生产者、交易参与者、套利者、聚合者、响应者,这种用户形态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将加速释放电费管理、电力数据分析管理、市场交易工具等的需求。“双碳”目标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体制改革大步推进,电价放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相互补充;电动汽车和充电桩高速增长带动了能源互联网消费场景不断涌现;数字化已经成为电力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抓手,并且在数字化基础上出现了更多的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电力能源+数字技术的融合,将带来新的电力能源形态、新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多层次的电力网络结构,并催生出一系列全新的用电负荷与电能消费场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推进加快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电力物联网、能源互联网、智能配电网建设,提高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能力,对相关技术迭代和产品需求持续提升。同时,在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下,新的低碳技术,特别是深度脱碳、零碳技术、高效用电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虚拟电厂技术等成为未来科技的前沿和新的竞争点。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能源物联网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物联网系统带动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电气、能源云边路由器、物联网传感器等物联网远程终端为核心业务,推动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在公共能源水、电、气、热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构建物联网终端与大数据、云计算的融合应用,实现公司从产品销售升级为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智能电力终端及系统、物联网智能水表、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智能充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及配件等物联网产品和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

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涵盖智能电能表、采集设备;智能电力终端及系统涵盖电力监控终端设备、电气安全终端设备、服务平台软件;智能流量仪表及系统涵盖智能水表、智慧水务管理服务平台;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涵盖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谐波治理设备、智能电气;物联网传感器及配件主要包含物联网传感器和壳体等配件。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及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参与多项电能计量仪表标准起草和修订工作,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成果奖。强大的技术团队,领先的技术优势,保障了公司成为国内能源计量仪表行业最具技术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公司之一。

(二)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积累,形成了基于全域设计的信息化、自动化为核心的能源物联网设备智能制造体系。炬华MES(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对接ERP及OA系统、市场营销CRM、产品设计(PLM)系统、供应商管理平台RMS、智能制造MES系统、仓储管理系统WMS、物料防错管理系统PVS等。公司能源物联网设备生产能力和自动化程度为国内电力仪表行业最大之一,获评杭州市“未来工厂”和浙江省智能工厂,“炬华能源计量全周期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为浙江省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三)质量管理优势

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AAA级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CPA证书、中国CCC质量认证、荷兰KEMA认证及欧盟MID认证等多项国内外权威认证。公司QMS围绕“在线采集、实时控制、智能追溯”开展,实现人、机、料、法、环、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及追溯,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了炬华品牌。

(四)技术营销和服务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营销模式,凭借技术实力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经过多年市场运营,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技术型营销团队,不断开拓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地方电网公司等客户。公司建立了技术工程师为主的营销团队,充分利用产品的技术优势拓展和赢得市场,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市场营运过程中,充分利用公司技术优势,不断与客户沟通技术方案、工艺制造方案、质量管理方法等,赢得国外电力客户认可。

(五)区域和成本控制优势

公司及子公司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具备人才和原材料供应优势。公司通过多年设计技术经验、生产工艺技术的积累,产品成本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公司发挥长三角联动、大杭州产业圈优势,努力延伸产业链,发挥智能制造优势,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六)团队和机制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拥有高效、合理的决策机制,有效保证了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管理团队、核心技术及关键营销人员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保证了企业经营目标与股东的目标一致,提高了团队稳定性和积极性。

公司团队行业经营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结构互补,运营管理能力强、职业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提高了公司管理效率。公司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凝聚力,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公司员工队伍向心力,促进了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在保持智慧计量和采集系统(AMI)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本实力、管理能力,积极把握能源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向能源服务领域拓展,发展能源物联网产业。公司布局能源物联网产业发展,围绕智慧能源物联网信息平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实现能源数字化,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积极开展智慧能源物联网信息平台生产建设,为居民用户、工商企业提供能源监测、运营维护和综合节能等服务,以能源物联网的思维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全面提供服务和产品。公司积极开展智慧能源物联网信息平台的推广应用,以物联网系统带动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电气、能源云边路由器、物联网传感器等物联网远程终端的发展,推动公司在能源需求侧物联网产品和服务业务的快速发展。加速推进物联网远程智能终端在公共能源水、电、气、热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构建物联网终端与大数据、云计算的融合应用。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动能源物联网信息平台系统与产品的研发;同时公司加大预研力度,研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向公共能源计量技术、AMI计量及采集系统技术、智能流量计量技术、智能充电技术、电能质量治理技术、电气安全监控技术等技术方向发展。同时,积极推进物联网终端与大数据、云计算的融合等应用,满足公司发展需求。

公司将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进一步优化营销管理体系,深化服务创新,拓展营销思路和渠道,创新产品营销模式。充分发挥公司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的核心优势,努力拓展物联网远程智能终端在公共能源领域的应用,打造企业持续盈利能力。

未来,公司立足电力物联网和能源物联网领域发展,通过外延式并购在新经济领域积极拓展。发挥长三角联动、大杭州产业圈优势,以全球视野,打造企业持续竞争力,推进公司业务持续、高效的发展,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炬华”品牌,努力成为全球一流能源物联网设备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