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海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环球今热点

奥海科技(002993)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资料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在全球“双碳”目标驱动下,基于电力电子电源技术的各类能源应用产品已渗透到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据中国电源学会2021年数据,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可再生能源、IT通信等电源新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成为电源最大的应用市场,我国电源产业和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年直接产值超过3300亿元,年间接产值超过1.2万亿元。

公司紧随电源行业绿色发展趋势,重点聚焦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三大领域,现已成为一家专业从事消费电子充储电、新能源汽车电控及域控和绿色能源转换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能源高效应用系统解决方案。

虽然受宏观经济下行、密集的地缘经济冲突和俄乌战争影响,全球通胀消费能力下降、消费意愿下滑,2022年以智能手机、PC等产品为代表的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出现一定萎缩,但是目前全球经济正逐步复苏,传统消费电子市场将继续成熟发展,随着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融合应用,智能网联产品的形态推陈出新,以物联网设备、消费级储能和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电子市场逐渐兴起,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和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等智能终端必将焕发新活力,消费电子行业长期市场空间巨大。在“油价上涨”、“双碳”和“东数西算”大背景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及储能和数据中心服务器等新基建相关产业领域实现逆势上行: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6%(2021年渗透率13.4%),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首次突破10%,渗透率由2021年的8.3提升至2022年14%;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2022年突破1900亿元(同比增长26.7%);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其中逆变器出口金额89.8亿美元(同比增长75.4%),中国新能源汽车和能源电子产业具备良好基础,已有全球竞争潜力,市场空间巨大。

(一)消费电子行业

公司的消费电子充储电业务属于消费电子行业,主要为下游终端客户提供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和安防设备、个人护理电器、医疗、动力工具、户外露营等的充电器(有线和无线)、适配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持续渗透,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电子终端层出不穷,手机等智能联网电子产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娱乐载体和工具,使用频次和使用场景不断增加,为电源产品的有线和无线应用创造新的需求。在消费者便携需求与大容量电池技术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大量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小家电等正转向无绳化电池供电,为充储电产品开辟出新应用市场。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向便捷使用(大功率高效、小型化便携、无线)发展趋势逐步传递到与之配套的充电器和电源适配器,2022年25W及以上功率充电器超过50%,近几年33W及以上的快充已经开始渗透到各个价位段,65W以上快充充电器逐渐成为国产高端手机主流,截至2022年末旗舰手机标配充电器最高充电功率已超过200W,智能手机市场正快速普及快充技术,快充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随着快充对低功率充电器的加速替代,充电器平均功率将大幅提升。USBPD3.1标准在消费类电源领域的普及率不断提升,PD适配器正逐渐取代传统笨重的电源适配器。消费电子电源小型化、无线化和功率提升,促使其重要性和产品价格提升,在存量普及快充和大功率适配器和设备数量增长的驱动下,消费电子电源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内置语音助手的 AIoT 终端是用户接入AI的天然入口,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将激发AIoT终端行业再次升级,随着人工智能和6G等驱动消费者换机的重大创新技术的发展,未来手机等智能终端更换频次将会显著提高。

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12.1亿部,同比下跌11.3%。多家研究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手机市场将重回正增长。虽然手机销量进入成熟发展期,但是快充功率稳步提升,充电器平均销售价格随之稳步提升,随着快充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手机充电器这个三百亿级别规模市场将继续平稳增长。根据IDC数据,2022年全球PC出货量约为2.92亿台,同比下滑16.3%(主要是由于2021年创纪录的出货量导致基线较高),但数量仍高于2019年(2.61亿台)。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电源是公司新拓展的产品领域,对公司而言是这个百亿级别规模市场属于增量待拓展市场。2024年起欧盟将强制要求电子设备统一使用Type-C接口和快充设备统一采用PD协议,更新的欧盟EU2022/2380充电器修订指令列明的涉及电子产品范围覆盖市面主流设备(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手持游戏机、便携式音箱、便携导航、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等共13类设备),在欧盟内相关设备的存量市场将逐步实现替换最终实现统一,采用统一PD协议和Type-C接口的充电器和适配器将显著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最新报告,WLAN市场(包含AP、无线路由器和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2022年市场规模9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预计在2023年将再次实现12%的同比增长,达到100亿美元。此外音视频、游戏、协同办公和虚拟现实等数据传输对WiFi有不断提升的高速、大容量、高效可靠连接需求,未来WIFI 6/7市场份额将继续提升,设备额定功率将提高,带来电源适配器销售价格提高,网络通信设备电源市场具有较大增长前景。

根据IMARC统计,2021年全球个人护理电器市场规模达204亿美元,并预测2022-2027年将保持温和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到291亿美元。便携无尾是个人护理电器的主要产品形态,个人护理电器电源市场具有稳定的增长预期。

EVTank预测,2022年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和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5.1亿只和571.9亿美元,同比下滑12.6%和10.2%,同时预计全球电动工具行业将在2023年逐步恢复增长,到2026年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将超过7亿台,市场规模或将超过800亿美元。续航持久是无绳电动工具的核心需求,在无绳电动工具渗透率持续攀升的趋势下,电动工具充电器市场具有稳定的增长预期。

据IDC预测数据,2022年可穿戴设备全年全球出货量将下降3.3%,降至5.156亿部,IDC预计经济状况的改善以及新兴市场需求的增加将推动2023年的新增长,预计出货量将达到5.39亿部;展望未来,预计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以5.1%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健康增长,到2026年底出货量将达到6.283亿部。IDC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季度跟踪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的出货量将下降2.6%,至8.74亿台,预计在2023年将恢复增长。IDC分析师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掌握自己的健康、健身和个人活动等生活方式数据,人们对于支持蓝牙连接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工具、玩具、个人护理、健康和健身设备等)的需求不断增长。到2026年,个人消费电子产品的年度出货量将增长200%。据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收入将达791.7亿美元,预测在2022-2030年间,该市场收入将以2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370.1亿美元。IoT智能终端设备电源市场未来仍有较大市场增长空间。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机系统、电控系统、动力电池、其他电子电路以及传统汽车零部件。公司主要为新能源(含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乘用车和商用车提供三电控制系统(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和域控(动力域控、整车域控&区域域控等)产品及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

根据Clean Technica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009万辆,同比上涨56.4%,渗透率(2020年4%、2021年9%)提升至1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49.8万辆,市占率(2020年40.5%、2021年51%)提升至65%。

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加速发展中,路透社预计,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对电动汽车的投资到2030年将达1.2万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出口车辆数量和价格也不断攀升,新能源汽车电源、电控系统等电力电子系统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三)光伏/储能、充电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服务器行业

公司所从事的数字能源业务提供光储充一体化的能源解决方案及数据能源解决方案,主要为光伏/储能行业提供户用和工商业逆变器和储能产品,为工商业和户用光储充系统及公用充电基础设施提供充电桩、充电模块、随车充、逆变器等产品和光储充系统解决方案,为数据中心提供服务器电源产品,该业务方向主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公司聚焦的电力电子电源技术)促进绿色能源高效应用,属于工信部最新提出的能源电子产业。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能源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创新产生并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生产能源、服务能源、应用能源的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的总称,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等领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关键力量。

1、光伏行业

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目标,随着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趋势,光伏行业需求旺盛。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2022年中国全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光伏产品出口超过512亿美元。海关总署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11月,逆变器出口金额为534.83亿元,同比增速达到82.73%。

2022年光伏发电总装机突破3.9亿千瓦,仅次于火电、水电,成为装机规模第三大电源。中国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达到8741万千瓦,同比增长60%,再创历史新高,成为新增装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电源类型。其中分布式光伏年新增装机达到5111万千瓦,同比增长75%,占全部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的60%,光伏市场呈现出集中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户用光伏“三分天下”的新格局。

根据欧光伏产协会(Solar Power Europe)发布的《Global Market Outlook For Solar Power/2022-2026》报告预计,到2026年,最乐观预计全球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58.8GW,最保守估计则将达到243.5GW。长期看,随着光伏技术发展和大规模化开发应用,光伏每度电成本将继续下降,光伏有望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便宜的电力能源之一。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行业处于高景气期,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储能行业

据中国化学(601117)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测算数据显示,中国便携储能电源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3.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6年的736.7亿元,预测全球便携储能市场有望在2026年达到882亿人民币,相较2020年增长近20倍。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最新统计,储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70%,出货量达130GWh,在海外市场带动下,电力储能、户用储能、便携式储能增速超预期,通信储能市场增速则相对平稳。GGII 数据预测,未来三年,储能领域的复合增速将超过70%。其中2023年储能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全球装机量将逼近200GWh。

为满足户外活动、移动式办公、家庭应急等场景需求,集成多口快充、逆变供电和照明等复合功能的便携储能产品已畅销全球市场。欧洲电力市场较成熟且更为市场化,其储能商业模式也更多样化,在欧洲国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下,催生了大量的户储需求。国内由于居民结构,电力结构等的差异,目前更倾向大储能(发电侧和电网侧),国内户用储能还处于起步期。目前中国户储逆变器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3、充电基础设施行业

2022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年增长数量达到260万台左右;截至2022年,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20万台,同比增长近100%。全年充电量超过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达85%以上。2022年10月,全国首台标准化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正式启用,采用全直流微网技术,把充电桩、储能、光伏电池及电池检测集成一体,不仅可以满足兆瓦级储能系统和1000V充电电压平台的需求,还可以同时为20台电动汽车在7-8分钟内补充200多公里的续航电能。

4、服务器行业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和基于数据的人工智能兴起,服务器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Gartner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全球服务器市场增长强劲,出货量为1006.3万台,同比增长7.1%。

据Gartner分析,未来5年(2022-2026)服务器市场需求仍将持续增长,预计2026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556.7亿美元,到2026年的5年年复合增长率将为8.3%。服务器电源是服务器必备的一对多冗余配置核心模块,其需求将同步增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

公司是一家应用端能源交换、高效充储、集中供给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基于电力电子电源技术的全球智能制造平台,为智能物联时代提供能源高效应用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充电器(有线和无线)、电源适配器、动力工具电源、储能、电机控制器(MCU)、电池管理系统(BMS)、整车控制器(VCU)、域控制器(动力域控PDCU、整车域控VDC&区域域控ZCU)、充电桩(直流和交流)、充电模块、随车充、数据电源、光伏/储能逆变器等。

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表、VR/AR等)、个人护理电器、智能家居(电视棒/机顶盒、智能插座、智能摄像头、智能音箱、智能机器人、智能小家电等)、网络通信设备(路由器、AP、网关)、安防摄像头、动力工具、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服务器、光伏/储能、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

(二)业务拓展情况

公司持续提升现有手机充电器和适配器产品的市场份额,充分利用现有业务与技术积极开拓无线充电器、PC适配器、网络通信设备适配器、安防摄像头适配器、IoT智能终端电源、动力工具、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新能源汽车电控、光伏/储能等领域业务,不断丰富公司能源应用业务。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发展高辨识度自主品牌,将技术领先和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及产品密集矩阵转化为盈利能力。

1、消费电子

依托全球规模化制造能力和供应链运营及管理能力,公司在手机充电器领域与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客户包括主流知名手机品牌商,涵盖各大品牌的国内外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了国际业务部,整合研发和销售资源,进一步提升国际大客户开发及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开发完成180W/200W氮化镓充电器、140W PD3.1电源适配器、120W超薄(12mm)充电器、基于6层板平面变压器的65W小圆柱充电器、68W超薄(10.5mm)商务出行充电器、30W低待机高性能充电器等行业领先新品,在120W功率段已形成系列解决方案(含多种方案和电路形态)。至此在各主流功率段都已完成产品布局,强化标配充电器开发的主导性,同时可为手机和平板充电配件品牌客户提供更多定制选择。

公司自2011年开始研发无线充电器,2013年起陆续获得多项无线充电相关专利,主要为国际品牌客户供货,2021年荣获UL颁发的高通无线快充技术认证;目前已经在智能家居、汽车车载、智能穿戴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无线充电器产品。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研发和储备多款5W/10W/15W/50W和定制无线充电器产品,新产品将重点聚焦个人护理电器和车载前装无线充电器。

公司适配器重点聚焦笔记本电脑、IoT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和安防设备、个人护理电器,已形成定制型适配器、桌面型适配器、网络通信通用适配器、笔电PD适配器(45W /65W /100W /140W /240W)、多口兼容PD充电适配器等技术方案和量产产品系列,已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安防等应用领域与国内外众多一流品牌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

在动力工具无绳化发展的背景下,公司切入电动工具电源领域。公司目前已导入几家国内外电动工具品牌客户,未来将重点关注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和工具机器人等领域拓展电源业务。

打造高辨识度的自主品牌,直面终端消费者需求,是公司由生产制造模式转向需求制造模式的新尝试。“AOHI”、“移速”品牌建设升级,提升品牌渠道建设以及运营能力。在天猫、京东、拼多多、亚马逊、eBay、Lazada、抖音等线上旗舰店陆续推出各类创意充储电类产品,引入众筹等渠道,继续发掘储能等热点品类,以擅长的充储电品类为重点持续深耕。

2、新能源汽车

公司控股子公司智新控制具有13年三电控制技术积累和平台化能力,具有纯电/增程/混动全系列电机控制器研发制造能力,可提供发电&驱动电机控制器/电驱动总成/多合一电驱动/动力域控全系列解决方案和产品;具有基于全AUTOSAR开发的高压主从分布BMS和集中式BMS等底层技术及产品;5代整车控制器迭代积累;可为新能源汽车主机厂提供三电控制产品和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完成130余款车型标定,产品已在汽车集团和新势力品牌主机厂实现定点量产。

报告期内,多款极具性价比的动力域控组合产品和极致先进性能的中央域控及特定功能zonal域控产品研发进展顺利,部分产品已进入预备量产阶段。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收6.23亿元。

3、光伏/储能、充电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服务器行业

公司针对户用和工商业的光伏/储能逆变器(6kW和12kW功率段的单相和三相产品等多个产品系列)和户用光储充系统已经启动开发,将主要针对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寻求该领域的贴牌或代工制造机会。

公司正在积极开拓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领域业务,开发高性价比、高可靠性、宽范围高效率的服务器电源。公司目前已完成主流服务器电源(1300W/1600W)、1600W服务器背板电源的量产开发。报告期内,公司CRPS服务器电源已形成系列化产品并量产供货,配套的PDB服务器背板电源也实现批量供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全球能源应用研发智造平台,现已具备四大核心竞争优势:

(一)能源高效应用技术研发优势

通过技术延展和并购,由消费电子电源类技术向系统集成等能源高效应用技术方向发展,顺应高效转换、高功率密度、集成与轻量化、安全可靠等客户核心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打造硬件(电路设计、磁性元器件设计与选型、PCBA和组装制造工艺等)、软件(驱动、控制、数据通信、AUTOSAR BSW/ASW、HIL仿真测试等)、结构(外观、密封、应力、散热、防跌落等设计)和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GaN HEMT和SiC MOSFET)等共性技术平台,形成软硬件集成开发优势,在仿真技术(磁、热、机械结构、应力疲软、EMC、振动扫描、CFD模拟等)、高频磁和驱动技术(最高达数百kHz数量级)、EMI的分析与设计、PFC(高性价比功率因数校正方案)、电路拓扑、集成式平面变压器、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与控制(200kW及以上)、高度集成动力域控制、域网络通信(CANFD、车载以太网等)、汽车功能安全认证等方面已形成领先技术和系列产品,并申报和获授权多项专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专利525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291项,外观设计专利178项,以及22项软件著作权,作品著作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各1项。“充电器自动测试及镭雕生产线”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二)智造及信息管理优势

公司已布局东莞奥海、武汉智新、江西奥海、印度希海和印尼奥海全球五大智能制造基地。公司设有多基地柔性制造协同能力定制产线,同时具备大规模制造快速响应和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出货能力。充电器产线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电控类产品实现电路模块全自动制造检测,所属的自动化部门已能批量化设计和制造所需的多种非标设备和治具。

公司已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车规级、ISO26262-2018ASILC功能安全等认证,奥海科技实验室先后获得了Intertek,TV和UL目击测试实验资质授权、CVC威凯能力认证、CHEARI中国家电研究院能力认证,东莞和武汉两个实验区均已获得CNAS认证,武汉实验区获得汽车大客户认可实验室资质,公司荣获多家客户优质供应商奖。

基于现有制造相关信息化系统功能,实施大数据预警等质量监控和预警。通过集团统一信息化平台,实现财务、人力资源、IT等平台部门共享服务能力,打通端到端全流程信息化管控,持续改善同消费者互联互通效率,通过大数据精准了解消费者需求,为个性化定制产品提供信息基础和可实现性,最终实现F2C的全新商业模式。面向国际化业务布局和新业务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信息平台,提升信息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完成了E-HR系统的全集团实施,SAP进入流程开发阶段。

(三)生态品牌合作优势

公司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大客户战略和标品战略,充储电等能源应用产品已全面布局物联网生态品牌,并与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高度的相互认同感。公司现有的物联网生态品牌客户,部分已逐渐从智能手机发展到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物联网智能终端及新能源汽车;部分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客户已跨界智能手机;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同时提供光储充等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公司在IOT和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板块能为物联网生态品牌客户提供一站式能源高效应用解决方案,通过自主品牌渠道拓展,开展F2C业务探索。

(四)供应协同优势

公司的能源高效应用产品已涵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储能等领域,这些电力电子产品具备共性构成,包括外壳结构件、PCB、功率半导体器件、磁性元器件和电阻电容等,可通过集团统一采购实现各业务板块供应协同。在垂直整合方面,在充电器适配器业务中自建了供应链全资子公司供应部分核心零部件,包括胶壳、电解电容和集成式平面变压器;在新能源汽车电控业务中具有稳定的车载芯片供应商和紧密合作的IGBT本土厂商;在核心原材料和元器件中增加直接供应占比,减少代理采购;实施芯片类电子元器件等国产化替代,替代率已在逐步提升;获得供应链综合竞争优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公司专注于充储电等能源应用行业近二十载,是能源高效应用领导者;通过不断丰富产品品类,陆续进入手机、IoT、PC、动力工具、数据中心、消费品牌等领域,2022年通过并购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控零部件业务的整合,战略布局光伏/储能领域,聚焦消费电子充储电、新能源汽车电控、数字能源光储充三个千亿级市场,构建可持续发展空间。

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创新,形成完备的新品研发、技术储备及上市推广机制,持续保障客户需求;积极拓展市场,新客户、新项目不断增加,尤其是非手机板块业务稳健增长;加强运营管理和成本管控,把握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历史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业务等,推动各业务板块稳健经营,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6,684.8万元,同比增长5.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767.83万元,同比增长28.16%。虽然2022年主流国产手机品牌中高端手机快速充电技术在整体功率上的提升不及预期,部分旗舰机型由120W级别降至65W级别,在手机市场整体萎缩等不利因素下,公司手机充电器平均单价仍提升23.13%;随着公司产品渗入更多消费电子场景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等数字能源领域,公司正由手机充电器行业领航者逐步迈向绿色能源高效应用领导者,2022年非手机板块营业收入由2021年的13.13亿元提升至2022年的19.27亿元,占比由2021年的30.94%提升至43.15%。

(一)公司经营情况

(1)技术立企,持续研发创新

秉承“技术立企”的发展战略,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费用达2.44亿元,同比增长17.81%,占营业收入的5.47%。通过多年的研发技术钻研和沉淀,公司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52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291项,外观设计专利178项,以及22项软件著作权,1项作品著作权,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除此之外,报告期内还荣获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专利优秀奖,入围2022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荣获广东省制造业500强第106位(较2021年跃升24位),公司研发的120W超薄(12mm)充电器,独创可旋转AC插脚,荣获2022年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深圳、东莞、上海、武汉四大研发中心,两大CNAS实验室,研发人员增长至626人,东莞实验室已获得Intertek、T、UL等国际权威实验室目击实验室资质授权,及CVC威凯能力认证和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CHEARI)能力认证,标志着奥海实验室已达行业国际先进水平。

(2)从精益生产走向智能制造,降低制造综合成本

公司积极引进精益生产模式,根据精益生产的可视化管理、标准作业、物料搬运、设备管理、标准组织、质量管理、产品工艺以及安全健康环保等要素,结合生产内容和生产环境进行针对性设计,形成了符合公司生产特点的精益管理机制。在集团各分子公司建设智能制造样板产线,逐步完善涵盖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目视化看板管理、数据分析管理、大数据防错/追溯制造、企业管理系统整合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并逐步向各产线推广,结合不断完善的半自动和全自动生产线,形成持续优化的制造优势,降低制造综合成本。

(3)严控品质,稳定产品质量

长期以来,公司一直严控产品品质,秉持“精心制造、精益求精;精诚服务,赢得客户”的产品质量方针,搭建了涵盖供应商品质管理、材料认证及管理、进料品质管控、生产流程质量管理、出货检验管控、可靠性验证等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公司自建获得CNAS等认证的测试实验室,具备电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相关的性能测试、电磁电容和可靠性试验及环境测试等能力,可及时响应测试需求,缩短产品验证周期。

目前,公司已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2018、QC080000等管理体系认证,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全面导入日产ASES,PESES,GK体系,建立防静电管理体系,获得ESD20.20证书。同时,为满足公司产品销售的需求,公司还通过了中国3C、欧盟CE、俄罗斯EAC、美国UL/ETL、FCC、德国GS、印度BIS、日本PSE等全球国家的认可认证,以及CTIA、QC、USBIF、WPC Qi、MFi等行业协会终端的产品认证,获得SGS颁发的汽车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证书。

公司产品品质稳定可靠,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报告期内荣获小米颁发的“第二届小米——供方联合质量改善大赛优秀专案奖”、传音颁发的“年度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子变压器分会颁发的“优秀企业”等荣誉。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定位:能源高效应用领导者。

愿景:让能源更高效,让世界更美好。

消费电子市场稳定发展,新能源汽车日益成为最大的消费终端增量市场,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高速增长,全球加速向绿色能源转型,基于电力电子的能源应用技术迭代升级,公司将紧随行业发展趋势升级战略,不断开发新产品,大力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为智能物联时代提供能源高效应用解决方案,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1、坚持“一三三战略”

一个平台:专注于能源高效应用的创新与智造平台,具备能源应用技术、品牌渠道、智能制造、供应协同能力与信息共享五大平台能力。

三条边界/三大领域:三条边界是指能源交换、高效充储、集中供给,三大领域指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数字能源领域。

三个百亿:短期目标是手机领域维持行业龙头地位,新拓展IOT、PC、动力工具、新能源汽车、数据电源、品牌(含跨境电商)、无线充和新能源(光伏/储能逆变)8个大颗粒市场;中长期目标是手机及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实现三个百亿。

2、实施“架炮轰城,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

2023年,在“一三三战略”背景下,公司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针,即“架炮轰城,乘胜追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原有业务板块中采取“防御战略”:以进攻作为防御手段,持续进行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不断提高公司在客户单品采购中的份额;在新业务新客户的开拓方面采取“进攻战略”:依托原有业务领域的技术、规模及效率等优势,积极提升现有客户的市场份额和开拓新领域新客户,获得持续性增长;在整个战略布局上采取“突破战略”:从行业及全球视角出发,引进优秀的销售及研发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拓新领域龙头客户,拓宽公司业务板块。

在前端发力的同时,公司的中后平台部门也将做好三个建设。

(1)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将继续完善人力资源团队建设,通过人才内生和外部引进的方式夯实人才密度。

(2)建立公司层面完整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共创、共赢、共享”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和人才成长速度。

(3)研发沉淀,加强技术创新建设,将技术落实到产品上,为业务营销提供基础支撑,为客户及消费者提供安全、环保、高效的能源应用产品。

(二)经营计划

未来一到三年,公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和延伸:

1、市场拓展规划

(1)深化全球战略部署,提升全球影响力。

公司顺应全球化新格局,扎根中国辐射全球,坚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齐头并进。在与国际品牌企业保持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的同时,公司积极瞄准头部客户,扩大国际团队建设,分区域、分行业围绕头部客户完善业务攻坚矩阵,拓展海外市场业务。2022年,公司外销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30.90%,国际业务仍具有很大提升空间。

(2)提升核心客户渗透率的同时,在PC适配器、动力工具电源等领域开拓新客户。

公司客户目前包括知名国际手机品牌企业,国际互联网零售与服务品牌企业和国际数码产品消费品牌企业,并且在合作客户中占据较大的供货比例。随着智能手机等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手机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公司将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产品线,丰富产品类型,提升产品全系列供应能力,满足客户持续变化的需求。

公司在中小功率电源产品已有多年技术和客户积累,大功率电源产品已有多年技术储备。公司将及时把依托现有客户的生态平台优势,持续开拓PC电源、网络通信设备电源、安防摄像头电源、个人护理电器电源、动力工具电源等领域。前述非手机领域都是公司原有技术和产品的延伸,客户拓展相对容易,预计能较快进入业绩增长期。

(3)进军新能源汽车电控领域,布局数字能源。

在全球零碳目标和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危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加速可持续能源转型进程,我国亦出台《“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推广应用及消费激励的若干政策,推动我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2023年1月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明确提出推动交通、机械工具电动化,加快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研发推广,探索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融合应用路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和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电动机械工具、电动交通工具及充换电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终端应用,开展能源电子多元化试点示范。

公司一方面将持续加大对智新控制的资金、人才、研发和产能建设投入,研发新能源汽车三电控制系列产品,将智新控制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电控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另一方面持续研发创新车载充电器和无线充等产品,提升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产品销售。预期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将是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方向。

公司将紧抓能源电子行业发展机遇,布局户用和工商业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充电桩和充电模块、服务器电源等产品线,提供光储充一体化的能源解决方案及数据能源解决方案,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扩大数字能源业务。预期数字能源业务领域将是公司快速发展的业务方向。

2、研发创新规划

研发创新与开发设计是公司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变化,结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公司将其一重点关注平台化技术和产品,以电力电子电源技术为核心,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开发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数字能源领域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平台化产品系列(如用于消费电子的各功率段的充电和适配器、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中高功率驱动控制器、用于光伏/储能的中小功率光伏逆变器、用于数据中心的主流功率段CRPS服务器电源等),构建公司基础的技术和产品矩阵;其二重点关注以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GaN、SiC)和新电路拓扑为代表的电力电子技术,软硬件融合技术,开发行业领先高性能电源电控产品;其三重点关注精简设计、结构优化、电路优化、芯片开发与集成、板级集成、零部件系统集成等技术降本方案,材料替换和国产替代等供应链降本策略,开发高性价比的电源电控产品;其四重点关注以工业设计和功能集成等技术,开发个性化高附加值产品。

(1)立足硬件、软件、结构和功率器件电力电子技术共性平台,开发高性价比通用电源适配器,打造标品;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按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定义和研发,延伸差异化产品。研发高性能和功率密度GaN充电器及电源适配器;开发兼容手机充电的笔记本电脑PD电源;开发大功率小体积多口快充充电器;开发极致便携超薄充电器;开发高性价比个人护理无线充电器;研发基于模块化设计的车载前装无线充电模块;开发大功率高防护等级的动力工具电源;开发高性价比宽范围高效率的大功率CRPS服务器电源;开发智能高效光伏/储能逆变器;开发户外、户用和工商业安全高效储能产品;研发用于光储充一体化的充电桩及大功率充电模块;开发兼容全球电压主流功率段高效智能光伏储能逆变器;研发驱动200kW大功率低NVH电机的高效电机控制器;集成式辅助电机控制;基于全AUTOSAR开发的电机控制器和BMS;800V及以上高压SiC电机控制器和BMS;多合一动力域控;全新架构的中央域控&区域域控等。

(2)建立奥海研究院和第二、第三研发中心,拟通过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涵盖EMC仿真设计,无高压电解电容电源,超高频开关电源等方向开展电力电力技术合作研发。

3、运营扩张规划

公司及时把握小家电、电动工具、个人护理、运动健康、安防等消费电子无绳化发展的机遇,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机会,以电力电子电源技术为圆心,以能源高效应用为半径,深耕消费电子充储电领域,并快速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控和数字能源两大业务,扩建和新增产品产线,扩大业务规模。

(1)进一步提升印度、印尼制造规模,夯实全球化布局。

(2)完成东莞塘厦沙湖新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建设涵盖研发中心、智能生产车间、智能仓储、实验室和办公场所以及后勤服务保障为一体的大型基地;新建多条大功率产品生产线及配套检测设备,满足大功率充电器和电源适配器、动力工具电源、数据电源、储能、光伏/储能逆变器、充电模块和充电桩等产品的产能规划。

(三)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现有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IOT、PC等消费电子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光伏/储能领域,应用领域市场空间较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尽管公司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稳定优质客户,但如果公司发生决策失误,市场拓展不力,下游行业的技术、产品性能在未来出现重大革新,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的市场格局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国家的产业政策发生不利变动,则公司在市场开拓和技术升级等方面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挑战。公司已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推进新业务板块的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运营管理和成本管控等方式不断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主营业务成本和毛利率影响较大。近年来,因宏观经济波动和市场供需情况等因素影响,公司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价格存在一定波动,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和经营业绩面临波动的风险。公司已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半导体器件国产化替代、及与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等方式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给经营业绩带来的不利影响。

3、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外销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主要通过美元结算。汇率通常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当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汇兑损益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会造成一定影响。为减少汇率变化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的不确定性,公司将尽力把握汇率走势,通过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的方式,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