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银行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 2023-08-25 21:12:47
兰州银行(001227)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经监管部门批准,并经登记机关核准,本行主营业务及经营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供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办理地方财政信用周转使用资金的委托存贷款;从事银行卡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办理结汇、售汇业务;国际结算等外汇业务;基金销售业务;经营贵金属及代理贵金属;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二、总体经营概述2023年上半年,本行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紧扣“战略落地”这个核心,围绕“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两大目标,全力探索新盈利模式、挖掘新增长潜力、铸就新竞争优势,经营发展不断提速,经营质效持续向好。(一)经营效益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6月末,本行总资产达到4,615.04亿元,较年初增加255.61亿元,增幅5.86%;吸收存款3,379.30亿元,较年初增加148.60亿元,增幅4.60%;发放贷款和垫款2,372.13亿元,较年初增加170.82亿元,增幅为7.76%。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达41.45亿元,同比增长8.96%,创历年来半年度营业收入最好水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8亿元,同比增长15.68%。(二)息差水平逐渐筑底。本行主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下调存款利率,以差异化定价有序对接重点客群,实现存款增长与付息率压降“两手抓”。2023年上半年,本行存款付息率较上年同期下降20个BP,净息差较同期下降3个BP,降幅明显收窄。(三)资产投放提速增效。2023年上半年,本行累计对接重大项目693个,新发放贷款34.82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我行绿色贷款余额137.06亿元,较年初净增42.71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10.62%,高于各项贷款3.47个百分点,客户净增562户,完成阶段性“两增”目标;涉农贷款持续增长,净增22.70亿元;信用卡累计交易金额55.62亿元,汽车消费贷款累计投放1.98亿元。(四)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本行持续深化风险防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资产质量主要指标保持稳定。截至2023年6月末,本行不良贷款率1.70%,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6.96%,拨贷比3.35%,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关注类贷款较年初下降0.29个百分点。(五)客户建设增量扩面。截至2023年6月末,本行对公客户较年初净增1.64万户,其中,新注册企业开户6,109户,占全省新注册企业的17%;新增个人客户17.83万户,新增普惠客户8,023户,新增手机银行登录用户数20.80万户,新增企业手机银行开户数7,722户,新增微信、支付宝绑定用户数37万户。二、核心竞争力分析(一)扎根西北重镇,践行初心使命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桥的中间区段,是连通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以及中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通道,省会兰州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受益于一系列的国家战略及地区政策,未来兰州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作为扎根于甘肃省的城市商业银行,本行的基础客户、网点渠道等重要资源主要聚集在兰州及周边地区。本行将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积极促进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二)规模首屈一指,客户高度认可报告期内,本行在甘肃省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资产规模突破4,600亿元大关,达到4,615.04亿元,较年初增加255.61亿元,增幅5.86%;存款规模在省内的市场份额达到12.78%,吸收存款达到3,379.30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位;贷款规模在省内的市场份额达到10.50%,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2,372.13亿元,保持全省第二位(第一位为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作为甘肃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本行与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本行扎根本地,受到广大客户的广泛支持,拥有超600万客户,具有较高的品牌认可度。(三)机构布局优化,网点优势显著本行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分布广泛且布局合理的营业网点。本行深耕兰州,是兰州市营业网点数量较多的金融机构之一;此外在甘肃省天水市、金昌市、酒泉市、平凉市、庆阳市、敦煌市、嘉峪关市、张掖市、武威市、白银市、兰州新区、定西市、临夏州、陇南市、甘南州设立了分行,营业网点实现甘肃省各市州全覆盖,区域战略布局逐步优化,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作为网点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本行还建立了功能齐全、全面渗透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视频银行等电子银行交易渠道体系。凭借网点优势,本行悉心维护老客户,真诚对待新客户,又可以通过获得丰富的反馈信息提升本行服务水平。(四)专注小微金融,厚植产品优势本行坚持“回归本源”,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遵循“线下与线上相结合、便民与惠企相结合、政策制定与落地实施相结合、提升效率与强化效能相结合、一体推进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决策链条短、效率高的一级法人体制优势,不断提升民营小微企业服务水平。针对中小微企业设计更加个性化、高效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和产品,加大对小微业务的资源倾斜,丰富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等产品,实现信贷供给总量稳步增长。推出“兰银链信”“政采e贷”等特色产品,满足不同客群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截至2023年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6.35亿元,较年初增加114.61亿元,增幅14.30%。(五)夯实风控根基,资产质量向好本行一直贯彻“稳健经营”的管理理念,建立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风险模块与业务管理的有机组合,将风险控制贯穿于业务营销、审批、检查、运行的全过程,全面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产品风险和政策风险。通过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在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保持资产质量基本稳定,不良贷款率连续四年稳步下降。(六)坚持守正创新,强化科技支撑本行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发展,稳步开展数据中心扩容建设,优化关键基础设施,强化信息安全防控能力,保障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持续完善信息科技治理、研发、测试体系,建立一体化多方协作研发模式,提升科技管理效能。聚焦科技应用赋能,上线新信贷项目群,信贷基础支撑能力迅速提升,完成新数据项目群建设,数字底座逐步夯实,为金融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抓手。围绕客户需求,以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内生动力,优化业务流程,着力支持业务创新,加强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促进客户服务体验不断改善,金融服务质效显著提升。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本行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战略风险等。报告期内,本行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筑牢业务管理、风险合规、内审纪检三道防线,设定适当的风险限额及控制流程,建立稳健的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新建或优化各类管理系统,通过相关的信息系统来分析、识别、监控和报告风险情况,持续提升内部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确保本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得到识别和计量,资本水平与风险偏好及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资本规划与经营状况、风险变化趋势及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而导致本行产生财务损失的风险。本行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同业拆借、债券投资、票据承兑、银行保函等表内、表外业务。2023年上半年,本行持续完善信用风险管理,资产质量稳中有升,风险抵补能力不断增强。1.强化前瞻性分析研判。本行依据国家发展战略及规划,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为主线,加强信用风险识别,准确研判经济金融形势,做好重点行业及客户的排查及准入工作,深入剖析行业动态,结合甘肃省“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制定和完善了2023年度信贷投放行业指导意见,加强对新投放贷款的指导和管理。2.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管控手段。本行成功上线投产新一代信贷系统项目群,实现了从人工流程驱动到智能驱动的核心动能的全面转换,标志着本行信贷管理正式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有效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实现业务风险全流程精准管控,强化信用风险管理。3.强化风险额度管理。本行制定了信用风险限额管理办法,新建额度管理系统,强化对公司客户、个人客户的管理,引入大数据风控模型,应用第三方数据等公开数据,筛查客户基本信用信息,搭建风控模型,测算客户信用风险限额,在客户准入阶段实现精准风控及风险提示。构建强大的计算引擎,对线上线下(300959)业务实现统一额度管控,为客户和业务人员提供实时决策管理服务,有效加强本行信用风险管控能力,提升资产质量水平,促进资产结构优化,防范信用风险集中暴露。4.重塑押品管理流程。本行新建押品管理系统,修订了押品管理办法,制定了2023年度押品授权管理意见,将押品价值评估独立于授信业务审批,提高押品管理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提升押品的信用风险缓释效果。(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和股票价格等)的变动而使本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存在于本行的自营交易和代客交易业务中。本行的利率风险主要包括公司、个人银行业务以及资金业务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本行部分业务的内在风险,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重新定价日的不匹配是利率风险的主要原因。本行的汇率风险是指汇率变动导致本行因外汇敞口而蒙受损失的风险。报告期内,本行通过加强账户分类、交易对手准入、风险监测、优化产品组合等管理方式降低或规避市场风险。1.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本行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管理理念,通过资金来源与用途相匹配的方式管理汇率风险,构建新模型测试计量持有的外币资产负债不匹配产生的风险敞口,分析汇率变动趋势带来的潜在影响,采取限制高汇率风险交易、监控日常资产负债结构等策略,进行灵活的外汇风险敞口调整,提高汇率风险管控能力。2.完善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持续优化限额指标,分账户、业务品种等维度实施分类管理,设定相应的敞口限额、敏感度限额、止损限额等。3.定期开展市值重估。严格依据监管要求对交易账户各类资产按期开展市值重估。4.发挥压力测试作用。用于分析假定的、极端但可能发生的不利情景对产品整体或资产组合造成的冲击程度,并评估其对产品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产生的负面影响。(三)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本行在履行以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方式结算的义务时发生资金短缺的风险。如果出现资产负债总量失衡或期限结构失衡,银行流动性储备不足,又不能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融通到所需的资金,导致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给客户,则会引发流动性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挤兑风险。2023年上半年,本行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有效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及时满足全行资产、负债及表外业务引发的流动性需求,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保障支付和清算安全。同时充分、合理运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以此为基础有效平衡全行资金的效益性和安全性。报告期内,为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本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持续优化资金调控反馈机制。逐步建立高效、全面的资金管理体制,积极做好系统内资金调拨工作,做好资金头寸管理,实时监测资金头寸、预测预报资金流动情况。2.加强资产负债结构管理优化。提升各类业务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结合度,合理安排存贷业务等的期限结构,减少期限错配,保持资产和负债期限的对称性,实现资产负债总量平衡、期限匹配、结构合理。3.丰富流动性资产储备和资金来源。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准备,在资产组合中持有一部分优质流动性资产,在有效保障全行备付资产充裕的同时,降低风险资产占比。通过使用政策工具,丰富流动性资金的来源。4.全面合作保持流动性互助关系。继续保持与同业的良性沟通,与多家金融机构在同业业务、票据业务、债券业务等多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流动性互助合作关系日益深化,实现多方业务合作和资源信息共享。(四)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瑕疵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本行面临的主要操作风险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信息技术系统故障以及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风险。报告期内,本行不断优化操作风险管理,将操作风险管理融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强化操作风险管理与内控管理、合规管理、内部审计监督等的互联互通,进而有效识别、评估、监测、缓释、控制操作风险。1.完善风险治理框架体系。从内部管理提升出发,借助内控体系建设项目契机,逐步补齐操作风险职能架构。2.建立新产品新业务风险管控机制。按照统一性、全面性、客观性、动态性原则,从产品和业务源头设计层面入手,有效识别评估操作风险。3.积极推进操作风险三大工具应用。不断探索操作风险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开放式的管理思路、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加快操作风险标准化、工具化的进程,有效量化操作风险管理。4.建立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机制。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下查一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严防关键岗位人员和重点业务领域操作风险。5.强化业务前台、风险中台和审计后台三道防线的协同作用。通过业务审查、合规检查和审计监督,结合远程监控、轮岗交流等,强化制度遵守和流程执行的管控力度,严控操作性风险事件的发生。(五)合规风险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报告期内,本行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强合规风险管理:1.完善全行内控合规体系建设。本行秉持审慎稳健的经营理念,不断健全内控体系,补齐机制短板,完善覆盖三道防线的内控治理架构设置,进一步提升全行合规管理水平。2.严格开展责任认定与追究工作。本行制定《兰州银行员工违规失职行为处罚办法》,体现了从严治党、从严治行的要求,优化了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工作程序,细化处罚种类、处罚适用、处罚执行等规定。本行坚持违规问责、尽职免责的问责工作原则,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开展责任认定与追究工作,在履行从严治行要求的基础上保护员工工作积极性。3.持续完善全行规章制度。报告期内,本行全面梳理了原有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废旧立新,查漏补缺,打造科学、完整、准确、有效、执行度高的规章制度体系和流程链条,力求实现规章制度与本行合规文化的深入融合,尤其是让合规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个员工的思想、行动之中,寓理念于制度规范之中,融文化于行为约束之中。本行建立了统一制度管理规范,明确了制度后评价的工作开展要求,有效提高全行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4.加强员工行为管理。本行修订印发《兰州银行员工异常行为排查管理办法》,明确排查方式,对排查事项进行梳理与分类,创新建立了网格化的日常排查机制,按季在全行范围开展员工异常行为排查,对部分机构员工行为管理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并做好现场辅导工作,对排查发现的异常行为及检查发现问题进行全行通报、督促整改。5.加强合规宣教。一是在梳理行业及监管政策热点问题、解读新法新规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兰州银行法律合规期刊》,切实提高全行员工的法治素养及依法合规经营能力;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合规培训,通过举办“全面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与案件防控”等培训,进一步提升全行员工合规自律意识,引导和督促员工遵章守纪、依法合规操作。(六)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本行行为、从业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媒体等对本行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品牌价值,不利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和社会稳定的风险。报告期内,本行通过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规范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强设施建设和企业宣传投入,创造有利舆论环境,有效维护本行声誉,促进可持续发展。1.前瞻研判评估。在产品、业务发布前拟定声誉风险评估报告,重点从风险点的分析研判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丰富性等方面进行了强化。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事件信息披露中,重点对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分析,不间断地就声誉风险防范作出提示,全力预防声誉风险的发生。2.加强舆情监测。以常态化监测与重点跟进相结合,密切关注行业热点、同业动态、客户反馈等方面信息,确保第一时间掌握舆情。3.全力处置舆情。针对发生的舆情,协同各部门、各机构积极作出回应、解释,有效控制和降低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4.开展舆论引导。利用外部媒体平台和自有宣传平台,通过宣传本行总冠名2023年兰马、总冠名首届甘肃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等活动,以及对亮点、特色工作的动态宣传,进一步塑造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七)信息科技风险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报告期内,本行高度重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搭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管理流程与职责,整体协调信息科技部、风险管理部、审计部三道防线的分工合作、互相监督,从信息科技组织和人员风险、信息安全风险、信息科技外包风险、业务连续性管理风险、运维管理、安全管理、开发测试等方面开展信息科技风险防控工作,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有效性稳步提升。1.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持续优化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应对能力;组织信息安全意识宣贯教育专场培训,不断提升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结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开展重要系统等级保护定级评审。2.加强风险技防能力。搭建桌面安全管理平台,定期开展杀毒安全管理系统及病毒库升级维护;开展手机银行、企业手机银行等移动APP隐私合规检测、业务系统漏洞扫描及安全渗透测试;部署国产化安全设备,加强外部攻击防护,防止敏感数据泄露。3.降低系统运行风险。遵循IT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优化关键基础设施,完成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升级替换;加强数据中心容灾能力建设,开展数据中心优化扩容;按照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开展应急演练,提升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八)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指商业银行因经营策略不适当或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而导致的风险。战略风险管理能力缺陷可能直接影响银行战略规划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2023年上半年,本行持续强化战略风险管理,密切关注外部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审慎经营,聚焦战略重点任务,推进“一三六三”战略落地执行,积极服务地方经济。1.把准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本行已审议通过新版发展战略规划,提出打造“受人尊敬的特色精致银行”这一战略愿景,围绕“轻型化、数字化、绿色化”,推动轻型化转型,夯实数字化基础,着力发展绿色金融,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2.统一思想,强化战略引领。紧扣“战略落地”这一核心,围绕“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两大目标,开展覆盖全行的战略宣贯,凝聚发展共识;成立发展战略规划推进领导小组,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战略规划有效推进。3.紧抓落实,完善战略管理机制。通过战略宣贯、任务拆解、执行过程管理、定期监督检视,实现从战略规划到年度计划、运营管控、绩效考核的一体化管理闭环,推动战略目标落地生根。2023年,预计随着甘肃省“四强行动”的落实和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全省经济运行将企稳回升,但受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强。本行也因此面临着信用风险暴露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利差收窄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等风险。本行一直密切关注并持续评估宏观政策、产业发展对业务的影响,深入研判,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持稳定。本行秉持稳健经营理念,坚持合规发展、创新发展,不断完善风险防范的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推动规模、盈利、风险的平衡,促进全行高质量发展。关键词: